乌海这些“小设备”关键时刻能救命!

发布时间: 2020-01-10     来源:     作者:

乌海这些“小设备”关键时刻能救命!

近日,细心的市民会发现,在我市人群密集的场所多了一台“新装备”,这就是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新安装的自动体外除颤仪,俗称:AED。别看这个仪器不大,关键时刻能救人命,可以有效提升公共场所的应急救护能力。
目前,我市在体育馆,火车站等人群密集的场所投放10台设备,下一步将加大宣传,加强培训,让更多的人掌握AED的使用方法,提高普通人的急救能力。

AED
延伸阅读



AED是英文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的缩写,在中文里的学名是 “自动体外心脏除颤器”。它是一部能够自动监测患者心律、判断有无室颤发生,一旦发生室颤,便会充电放电,完成心脏电击除颤的医疗仪器。

AED
怎么用



开展公共场所AED救治,需要由现场目击者最早进行有效急救。但我们知道,遇到这种突发的急性心脏病人,很多人都不敢贸然出手,毕竟很多人还没用过甚至没有见过AED设备。

AED设备使用起来很方便,只需简单五步:

1、开启AED,打开AED的盖子,依据视觉和声音的提示操作(有些型号需要先按下电源)。

2、给患者贴电极,在患者胸部适当的位置上,紧密地贴上电极。通常而言,两块电极板分别贴在右胸上部和左胸左乳头外侧,具体位置可以参考AED机壳上的图样和电极板上的图片说明。

3、将电极板插头插入AED主机插孔。

4、开始分析心律,在必要时除颤,按下“分析”键(有些型号在插入电极板后会发出语音提示,并自动开始分析心率,在此过程中请不要接触患者,即使是轻微的触动都有可能影响AED的分析),AED将会开始分析心率。分析完毕后,AED将会发出是否进行除颤的建议,当有除颤指征时,不要与患者接触,同时告诉附近的其他任何人远离患者,由操作者按下“放电”键除颤。

5、一次除颤后未恢复有效灌注心律,进行5个周期CPR(心肺复苏术)。除颤结束后,AED会再次分析心律,如未恢复有效灌注心律,操作者应进行5个周期CPR,然后再次分析心律,除颤,CPR,反复至急救人员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