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意见》分别对系统化谋划、制度化规范、标准化建设、项目化推进、信息化支撑细化提出若干具体举措。
(一)系统化谋划。围绕解决各领域基层党建工作体系不强、统筹不够、零打碎敲等问题,提出要突出强化对各领域的系统谋划,树牢“一盘棋”思想,引导和推动各地强化对各领域基层党建工作的系统建设、整体建设、要素建设。要突出强化对领域内工作的系统谋划,基层党建每一个领域都要坚持“五化协同”发展,创新思路举措办法,用“五化协同”来推动质量提升。
(二)制度化规范。围绕解决一些地区和单位存在的党内法规“空转”、制度落实“中梗阻”等问题,提出要严格落实党内法规制度,重点做好党内法规制度的宣传解读、对照自查、理论测试和监督检查。要严格健全相关配套制度,重点做好党内法规制度的配套制定、落实举措细化和操作规程完善。要严格执行党的组织生活制度,重点规范执行“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制度,并将执行情况纳入县级以上党委巡查监督内容。要严格基层党组织运行机制,重点细化明确职能定位,健全工作规则,完善工作机制,形成工作规程。要严格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重点落实《述职评议考核办法(试行)》。
(三)标准化建设。围绕解决基层党组织设置不优化、领导班子不坚强、场所阵地不完善、基础保障不扎实等问题,提出组织设置要标准化,持续抓好基层党组织新建、调整和撤销,明确和理顺隶属关系。班子配备要标准化,配齐配强班子成员,建设高素质带头人队伍,严格执行按期换届规定,提高“一肩挑”比例。场所建设要标准化,完善基础设施,拓宽服务项目,提升服务效能,规范登记产权,强化日常管理。经费保障要标准化,开展经费落实情况专项检查,建立稳定增长机制,提高基层党务工作者待遇。
(四)项目化推进。根据全国组织部长会议精神,广泛学习借鉴其他省区市的经验做法,在自治区层面研究确定12个创新项目。一是选树学习“北疆百年先锋”;二是开展“最强党支部”建设;三是加强“五个三”党群服务中心建设;四是实施“一嘎查村(社区)一名大学生”培养计划;五是深化拓展边境党建“五边行动”;六是深化国有企业党建“四强四优”创建;七是开展高校党建“三抓三促进”行动;八是推进非公有制企业和社会组织“十百千”创建行动;九是加强高知识群体发展党员工作;十是推进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建设;十一是推进基层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十二是创新推进“融合党建”。
(五)信息化支撑。围绕解决各地党建业务平台不融合、数据作用发挥不到位、信息化覆盖不全面等问题,提出要建设“党群连心桥”服务平台,建设“一体化”工作平台和大数据中心,建设基层党建业务应用系统,为基层党建工作提供智慧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