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海南区深入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坚持引进与培育并重,聚焦关键领域精准发力,持续优化人才发展生态,着力构建具有区域竞争力的人才集聚高地。
聚焦发展需求,精准靶向引才。紧扣全区重点产业布局和发展方向,深入开展人才需求摸排,动态建立人才需求库。通过公开考录、专项招聘等渠道,高效引进教育卫生、农牧林水等领域急需紧缺人才6批次共119人,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达95%以上,国家“985工程”“211工程”及省级重点院校人才占比60%。深化拓展校地合作,与内蒙古科技大学、鄂尔多斯应用技术学院、河套学院等高校共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基地”“实习实践与就业基地”,构建起常态化、长效化的人才引育合作新模式。
赋能产业升级,平台集聚育才。围绕新能源材料、精细化工等主导产业转型升级需求,着力搭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平台。依托区内19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4个自治区级研发中心等载体,引进集聚各类专业技术人才150余人。积极推动毅璞、广锦、国家能源集团等重点企业科技项目与高等院校深度对接,签订合作协议,成功柔性引进硕士、博士等高层次专业化人才30人,为产业创新发展注入强劲智力动能。
优化服务生态,乡情感召留才。大力实施“高校毕业生留乌工程”,以乡情亲情为纽带,积极引导“乌海海南籍”人才返乡创业就业。建立554名乌海海南籍大学毕业生信息台账,搭建“老乡会”线上交流平台,常态化推送家乡最新人才政策、产业发展动态及优质岗位信息,为返乡入乡人才开辟服务“绿色通道”,有效打通人才返乡就业创业“最后一公里”。同步强化安居保障,首批10套高层次人才公寓改造完成,66套人才公寓正加紧推进水电暖配套及内部装修,预计9月底交付,人才工作生活环境得到显著改善。
突出基层导向,一线实践用才。扎实推进人才助力乡村振兴,深入开展“千名专家服务基层”活动,创新采取按领域组建帮扶指导团模式,组织医疗、教育、农业等领域专业人才30批次204人深入基层一线,常态化开展医教帮扶、科技指导、文化宣传等服务,惠及群众1000余人次。广大人才在基层一线有效破解关键技术难题,推广先进实用技术,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服务效能持续提升,为夯实基层基础、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了坚实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