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学党史 悟思想 办实事 开新局
连日来,我市各区各部门各单位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并通过“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实践活动、“我帮你”志愿服务活动等,聚焦解决人民群众最急最忧最盼的问题,切实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为畅通社情民意收集渠道,我市敞开大门、俯下身子,倾听来自群众的声音。在市属各类新闻媒体发布关于开展“三问”活动的公告,通过“12345”市民服务热线和设立留言板等渠道,广泛收集网上社情民意。自公告发布以来,“12345”市民服务平台共收到各类意见建议438条、办结272条。各区各部门各单位采取开设网站留言专栏等方式,充分听取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建议。截至3月底,共收到“三问”活动受理问题164条,已办结102条。海勃湾区通过设置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征集箱,设立区委常委、政府领导信访接待日等方式,定期开门接待群众,帮助解决疑难问题。新华西街道党工委创新开设初心会客厅,由街道领导班子成员每周定期走进社区、走进小区,倾听群众诉求,办理群众难题。乌达区将每周五设置为区长接待日,专门解决优化营商环境中企业遇到的问题,畅通了沟通渠道,加快了解决问题的速度。海南区深入实施“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试点工作,广泛征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机关干部和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公开征集年度民生实事项目,产生了2021年五大重点民生实事项目,总投资约4800万元。
各区各部门各单位把群众的所思所想、所需所求放在心上,积极为民排忧解难,真诚为民办实事,用实干来检验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市委宣传部组织动员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积极投身文明社区创建工作,以志愿服务形式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开展各类志愿服务1000余次;开展“我是党员 我帮你”“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实践活动,以政策解读、爱心捐赠、理论宣讲、乌兰牧骑文艺汇演等多种形式为群众送关爱,服务群众3万余人;组织全市8+N特色志愿服务队开展“我帮你”志愿服务活动;成立由党员、退役军人等组成的“红色力量”志愿服务队,利用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我帮你’红色故事汇聚红色力量”志愿服务活动,通过党员与群众同观一部红色电影、同唱一首红色歌曲、同听一个红色故事,带领群众一起重温党史,感念党恩。市公安局为最大限度方便群众办户办证和企业干事创业,出台25项办户办证便民利民措施,切实让广大人民群众和企业充分享受到公安“放管服”改革的成果和红利,同时在市人民广场警务工作站增设交通违法缴纳窗口,方便群众就近办理,节约了办事群众的时间。市人社局针对企业人才短缺难题,充分利用新开工及重点企业定期调查、全方位招聘服务、盟市间劳务用工联动、农民工“点对点”服务、政校企合作等“五种机制”,创新性开展网络直播“带岗”、微信公众号推送等线上招聘活动。截至3月底,市人社局通过周边城市招聘平台发布我市企业用工信息5期,单位300多家次,发布招聘岗位5000多个次;举办各类招聘活动27场,线上招聘会24场、现场招聘会3场,为488家企业发布用工岗位14621个,达成就业意向2512人。乌达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设置“城管便民驿站”,局领导每周至少2次在驿站“马路办公”,现场解决摊点纠纷、社区私搭乱建、噪音扰民等难点问题,同时在驿站柜台为群众提供急救箱、充气管、口罩等十几种便民服务物品。
各区各部门各单位结合年度工作重点,梳理为民办实事清单项目1795条,并制定具体工作措施。市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局搭建了“乌海市投资项目审批服务微信群”,为企业提供沟通协调、代办帮办、预约服务等保障服务;推行“一件事一次办”主题特色服务;在自治区政务服务网乌海门户和乌海市民网上办事大厅上线46项主题服务,逐步实现“一件事”“一表申请”“一次办好”;对行政审批事项不断进行时限、要件、流程的压缩、精简和优化,办理时限较法定时限压缩了78.5%,办事要件在原有基础上精简31%,办理环节由5个优化为3个。目前,全市共有“一次办”事项2807项、“马上办”事项587项、“就近办”事项454项、高频事项488项,并全部向社会公示。市信访局围绕土地征拆、问题楼盘等重点难点问题,分行业、分领域、分级分类开展集中攻坚化解,最大限度减少存量信访问题。截至3月底,市信访局已化解中央巡视组移交我市民生类信访案件145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