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帼展风采 奋进续华章——我市妇女工作五年综述

发布时间: 2021-01-14     来源: 乌海日报     作者:

  从2015年的枝繁叶茂,到2020年的硕果累累,5年间,我市妇女事业取得长足进步,妇联工作实现创新发展。

  妇女发展环境持续优化

  我市认真贯彻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每年召开妇女儿童工作会议,认真实施《乌海市妇女发展纲要(2011—2020年)》《乌海市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将妇女儿童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同步推进,协调解决妇女儿童事业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出台了《乌海市农区留守儿童“合力监护、相伴成长”关爱保护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等一系列促进妇女儿童事业发展的政策文件。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协多次检查监督《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内蒙古自治区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条例》的落实情况,为妇女儿童事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

  妇女发展呈现新高度

  妇女健康水平稳步上升。5年来,我市医疗卫生支出、妇幼保健经费分别达45.56亿和1.6亿;妇女常见病筛查率和孕产妇住院分娩率分别提高至81.17%、100%,城镇职工和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女性增加至19.68万人。

  妇女受教育水平持续提升。全市基础教育阶段男女儿童入学率差异基本消除,女性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了1.55年。小学学龄女童净入学率100%,普通初、高中及中等职业教育在校女生所占比例分别为49.42%、54.03%、42.65%。

  妇女参与决策和管理比例不断提高。市、区两级党政班子女干部配备率均达100%;市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女性占比分别为31.45%、38.6%。村委会成员中女性占比39%,居委会成员中女性占比87%,分别较2015年提高11%、8%,并实现了村“两委”班子中100%有一名女性成员、村妇代会主任100%进村“两委”的目标任务。

  妇女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更加凸显。全市广大妇女积极参加巾帼志愿服务、扶贫帮困、创城等活动,特别是在疫情防控中,广大女性医务人员、疾控人员、社区工作者、巾帼志愿者等不畏艰险,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为我市联防联控、群防群治、复工复产发挥了积极作用。

  5年来,我市累计涌现出“三八红旗集体”“巾帼文明岗”等先进集体173个,“三八红旗”“巾帼建功标兵”等先进个人174人,充分展示了新时代乌海女性“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巾帼风采。

  妇联工作取得新成效

  服务发展大局精准有力。各级妇联紧紧围绕市委安排部署,找准妇女工作切入点和着力点,围绕打赢脱贫攻坚战,深化巾帼脱贫行动,成立了女企业家扶贫志愿服务队,并以“合作社+贫困户”“女企协+贫困户”“女企业家+贫困户”等形式引导贫困妇女自主脱贫;开展新型职业女农民、妇女手工编织、种植养殖等实用技术培训及妇女创业就业素质提升培训,带动我市建档立卡贫困妇女全部实现脱贫;开办月嫂、母婴护理师、养老护理员、妇女手工艺产业电子商务培训等技能培训班107期,培训妇女5000余人;开展“两癌”贫困母亲救助、健康义诊等关爱贫困妇女儿童活动,落实各类帮扶款物640万元,7000余名妇女接受免费体检;围绕高质量发展,深化创业创新巾帼行动,我市累计发放妇女小额贴息担保贷款6266万,举办女性专场用工洽谈会45场;争创自治区巾帼脱贫示范基地2个,培育全国巾帼家政培训示范基地1个、全区A级家政企业及“十强”家庭服务企业各1个、市级妇女创业就业基地及巾帼家政就业基地4个。

  家庭文明建设生机勃勃。我市实施“家家幸福安康工程”,开展“弘扬家国情 礼赞新时代”“小家传大爱 共筑家国梦”等主题家风家教宣传月活动,举办“最美家庭”专题访谈、好家风好家训主题展及巡讲等活动近2000场次。

  信访维权网络进一步完善。我市成立了女检察官协会、青少年模拟法庭,建立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3个、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室81个、品牌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室5个,组建了3支禁毒阳光妈妈志愿者队伍、20支巾帼禁毒志愿者队伍,将12338妇女维权热线纳入12345市民服务热线,实施妇女儿童维权服务项目6个,举办维权能力提升专题讲座、培训18期,妇女儿童维权工作进一步规范化、科学化。5年来,各级妇联组织累计接待来信来访来电743人次,全部办结。

  妇联改革展现新风貌

  妇联组织活力显著提升。通过改革,镇(街道)妇联区域化建设及村(社区)“会改联”实现全覆盖,新增妇联执委和兼职干部1787人,建立完善兼职副主席、执委履职等配套制度,有效缓解了基层妇联人手不足的问题。建立各类妇女之家278个,其中市级妇女之家示范点40个、自治区妇女之家示范点6个、示范点升级版1个,常态化开展“下基层、访妇情”“五级示范抓引领广泛联系服务基层妇女”活动,妇联基层工作阵地建设和服务水平明显提升。举办女科级干部、“妇女之家”负责人及村(社区)妇联主席、新闻宣传通讯员、巾帼志愿者等各类培训班13期,并选派人员赴清华大学等 院校培训学习、赴全国妇联和自治区妇联挂职锻炼,培训锻炼940余人次。

  站在新时代的历史起点上,我市妇女事业开启新的征程。我市各级妇联组织将一如既往做好引领、服务、联系妇女的各项工作,共创幸福美好生活,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为“建设亮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