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酥的小雨将空气洗得清清爽;大地吸饱了雨水将绿绒绒的小草托于掌心。闻着清凉凉的空气,伴着时有时无的草儿香气,来自乌海市海南农区的建档立卡残疾人家庭代表聚集在巴音陶亥镇万亩滩村文化广场,喜滋滋地等待着发到兜兜里的“真金白银”。
出示相关证件、登记签字、领取分红……分红现场上,建档立卡残疾人家庭代表个个喜笑颜开。
来自东兴村的村民张三明说:“2019年,我家加入了‘扶贫羊’项目,去年我家领了5000元分红,今年又领取到了5000元分红。分到的红利,改善了我们这些建档立卡残疾人家庭的生活,让我们真正得到了实惠,也让我们感受到了来自党和政府对残疾人的关爱和温暖。“
参与分红项目的残疾人家庭代表进行签字登记。(摄影:王颖)
为帮扶无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最终让他们能主动脱贫,稳定脱贫。2018年,区残联与市丽农绿色种养殖合作社联手建立海南农区建档立卡残疾人就业基地,采取为残疾人提供就业岗位、加强残疾人培训以及向建档立卡残疾人家庭送“扶贫羊”等形式帮助建档立卡残疾人家庭脱贫致富。“扶贫羊”项目为三年期项目,第一年,参与项目的残疾人家庭交纳2500元钱由就业基地为其购买5只羊,再由就业基地免费提供5只羊。同时,残疾人家庭交纳2000元钱的草料费后,将10只羊“托管”给就业基地。“托管”过程中,就业基地饲养羊生产的羊羔,归就业基地所有。一年后,就业基地按照每只羊1000元进行统一收购,参与的残疾人家庭可得5500元钱的“红利”。第二年,由就业基地向参与的残疾人家庭免费提供4只羊,残疾人家庭自行购买6只,就业基地进行统一饲养;第三年,由就业基地向参与的残疾人家庭免费提供3只羊,残疾人家庭自行购买7只,就业基地进行统一饲养。三年下来,参加“扶贫羊”项目的残疾人家庭累计增收15000元。同时,为带动更多建档立卡残疾人家庭增收,2019年,区残联与市丽农绿色种养殖合作社经过协商,并结合实际情况,决定在原有扶持残疾人家庭数量的基础上,又对扶持数量进行了增加,张三明就是2019年新增加的30户之一。
参与“扶贫羊”项目的建档立卡残疾人家庭领取分红。(摄影:王颖)
张三明说,这些年,家里的生活越来越好了,低保金让全家人温饱无忧。而对建档立卡户的各项帮扶政策和专门针对建档立卡残疾人家庭设立的“扶贫羊”项目,更让他们有了靠种植养殖业改善生活的信心。
针对生活特别困难残疾人家庭的“扶贫羊”项目,三年可为39户建档立卡残疾人家庭带来15000元的“红利”。而2020年,区残联又为其余建档立卡残疾人家庭送上了暖心的“红包”——委托市丽农合作社和40户建档立卡残疾人家庭签订扶贫养殖合同,建档立卡残疾人家庭入股3000元,由丽农合作社统一购买、养殖、管理牲畜。入股两年,每年分红3000元。两年归还本金,合同终止。
村民郭长其参与的就是“入股分红”项目。
“我右胳膊残疾,年纪又大了,干不了重活,家里就我一个人。本以为岁数大了,日子会越来越困难。却没想到,党和政府的政策一年比一年好,不仅低保金在提高,而且各项针对残疾人的优惠政策也越来越多——加大对残疾人种植养殖技术的培训,让我们搞种植养殖的也不再‘两眼一摸黑’全靠经验,免费发放助残器具,我们的生活质量也提高了。更可喜的是,去年,区残疾又联合丽农公司增加了‘入股分红’项目,连续两年我们每年可以增加3000元的收入。3000元,对于我们来说不仅是桌上的饭菜丰盛了 ,更让我们有了发展庭院经济、养殖家畜的本钱,有了把日子过好的底气。”郭长其说。
“扶贫羊”项目、“分股分红”项目的实施,实现了“红利”对海南农区建档立卡残疾人家庭的全覆盖。同时,区残联加大对建档立卡残疾人家庭的培训力度,进一步提高残疾人家庭种植、养殖技能,积极探索为乡村振兴“输氧供血”的新路,不断拓展残疾人家庭增收致富的渠道,让残疾人家庭不仅能摆脱贫困,更能同其他人一样把日子过好、过富裕。
来源:乌海日报社 王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