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党建引领网格微治理
彰显为民服务大情怀

发布时间: 2020-08-05     来源:     作者:

党建引领网格微治理

    彰显为民服务大情怀

 

乌海市海南区拉僧仲街道党工委

 

拉僧仲街道处海南区中心城区,因与满巴拉僧庙相邻相守而得名。街道辖区面积56.07平方公里6个社区,现有居民25512户、71930人,占全区人口的70%以上,是海南区政治、经济、金融、文化、教育中心。街道党工委所属基层党组织8个、党员546人,其中社区党委1个、社区党总支5个、机关站所党支部2个。近年来,拉僧仲街道全面落实新时代党建引领社会治理总要求,聚焦城市基层党建“融合发展”,积极发挥党组织政治、服务“两大功能”,不断调整完善组织体系,优化网格服务效率,激发基层党建生机和活力,实现民情掌控无盲点,精准服务无缝隙,以社区“小网格”撬动区域“大治理”,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网格化治理新格局。

一、完善以网格为基础的组织体系,架好为民服务的连心桥

充分发挥城市基层党组织在网格化治理中的统揽和引领作用,以基层党建“五化协同”发展机制为牵引,强化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责任的落实。一是科学灵活设置城市基层组织网。按照市、区组织部门创新网格化社会治理工作要求,调整完善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总支)、居民党支部“三级组织体系”,组建58个网格党小组,建立82个网格,统筹力量配强网格员队伍,明确网格职能职责,让党的组织、党的管理覆盖每个网格让社会治理的每一个角落都有党组织的身影。二是延伸组织推动建立网格党建网。压实“党建+网格化”基层治理成效,把支部建在网格上,着力把居民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建成小区治理的坚强战斗堡垒推动网格党建“全覆盖”。以小区分布及内部特点,合理组建居民党支部9兼合管理在册党员、小区居住的在职党员以及小区物业党员等非在册党员。在小区设立楼党小组,延伸设立党员楼长、党员中心户,形成居民党支部——楼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的小区党建格局。三是上下贯通织密组织联建聚焦“融合发展”,以单位党组织和在职党员“双报到双报告双考核”、双创包联共建为依托,成立社区大党委,采取“双向承诺、协议共建”的方式,实现共建单位与网格支部直接牵手,配强网格资源,结合共建单位特色,组建专业服务队伍,实现区域资源在网格内的直通直达。

疫情防控期间,拉僧仲街道党工委以“党建+疫情防控”为统领,充分发挥网格化治理优势,建立疫情防控尖刀班、先锋队10个、战地临时党支部52个,引领辖区77个单位党组织、1396名党员干部和居民群众,全力开展微信转发推送、积极劝导宣传、小区设防排查、爱心代办采买、环境清理消杀、助力复工复产等防控工作,筑牢疫情防控红色堡垒,让社区小网格”在这次战疫中发挥大作用。

二、优化以网格为单元的治理力量,织好为民服务的暖心网

将辖区各类党组织和党员聚拢到街道社区周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文明共建、共同发展”基础上,结合居民需求和共建资源,不断优化“三单三员一平台”,“五互五共”的形式,研究解决社区建设和网格化管理的重要问题广泛开展环境整治、扶贫助困、帮扶就业、志愿服务、文艺汇演等多样网格活动。一是依托“三张清单”,有序开展党建引领社区治理。针对社区党建工作的组织责任、队伍、服务活动、制度、保障五大体系建设,认真梳理25项社区党建工作任务,制定社区党建工作清单和社区权力服务清单,理顺基层社会治理工作;认真履行社区监督履职正负清单,以坚定决心、扎实作风、有力举措,为辖区居民提供高效服务。二是组建“三员队伍”,不断优化网格职能职责。从各网格中物色一批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百姓信得过的党员群众骨干,调整组建7名基层党组织书记为主要力量的网格党建指导员和由65人组成的6支网格民情监督员队伍、55人组成的6支网格廉情监督员队伍。引导“三员”积极发挥宣传、监督、收集反馈民情民意等作用,形成“网中有格、格中有人、人在格上、事在格中”的服务管理格局。三是拓展网格队伍,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增效。以疫情防控工作需求为契机,面向社会公开招用128名公益性岗位人员,经过实践考察后将其充实到网格员队伍中;协调辖区派出所,将管区民警充实到社区“两委”,任职党委(总支)副书记和居委会主任助理;发动辖区单位、物业、业委会、志愿者等各方力量,协助社区做好基层治理工作多渠道为社区网格增添无数双“眼睛”,织密网格化管理服务这张网

三、创建以网格为特色的服务品牌实现为民服务的零距离

按照“党建聚合力,服务聚民心、文化聚品味”的工作理念,围绕“党建+服务”,针对不同群体,推行多元党建网格特色服务,形成“一社区一品牌一特色”,零距离晓民情、破难题、解民忧。一是实践探索,建立特色工作模式。拉僧仲街道按照网格特点,在不断实践中,通过网格先行先试、创新探索,建立“五共五促”、“四化工作”、“四联四共”工作模式,打造“红色家园”、“红色物业”,以基层党建引领,强化融合共建促服务,形成一叫就到、一岗受理、一点就通、一举多得的红色效应,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二是项目运行,开展多元网格服务。积极推行“党员代办帮办”“党员先锋岗错时服务”“五点半课堂”“十五分钟生活圈”等精细化、多样化党建网格服务项目,实施“五心”工作法、“菜单式”服务、“一站式”服务、“情暖夕阳”服务、“七色光”志愿服务等,开展精细化为民服务,展网格“多元服务”风采。三是全民行动,构建社会治理防控体系街道协调司法、信访等部门建立7个人民调解委员会,接受各网格内法律援助案件38件,成功调解矛盾10件,调解金额涉及91.53万元,形成联调联动的网格“大调解”工作格局;调动居民“自治”积极性,组建以党员为骨干的群防群治、社区矫正等服务队,34名社区退休党员自发组建“同心圆”平安巡逻队,为辖区治安稳定保驾护航。

目前,拉僧仲街道已将城市基层党建、社会治理、民生服务等逐步融入网格化治理。下一步,街道将继续探索创新党建引领下的网格化治理工作,依托每个“小网格”,在民情、民需与提升居民安全感、幸福感上做足“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