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区委宣传部、文明办,市教育局、团市委、市妇联、市文联:
为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在广大未成年人中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未成年人“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同时,为了进一步丰富广大少年儿童的精神文化生活,推出更多深受未成年人喜爱的优秀童谣和中学生作品,为未成年人提供更多的精神食粮,按照自治区《“德润草原·苏敦娜荷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蒙汉语童谣大赛和中学生征文活动方案》要求,请各区、各相关单位严格按照有关要求认真做好参赛作品的组织推荐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活动名称
“德润草原·苏敦娜荷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蒙汉语童谣大赛和中学生征文
二、主办单位
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文明办、教育厅、团委、妇联、关工委
三、承办单位
内蒙古广播电视台广播新闻中心
四、活动内容
(一)童谣征集活动:在全区范围内征集作品。
(二)中学生征文活动:在全区中小学生中征集诗歌和散文作品。
(三)作品传唱诵读活动:运用多种形式宣传推广优秀童谣和中学生诗歌和散文征文作品,引导广大少年儿童广为传唱诵读,发挥优秀儿童作品愉悦身心、净化心灵、启迪心智的作用,进一步增强广大未成年人的爱党爱国情感,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五、稿件要求
1.作品内容要充满时代气息,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健康向上,简洁明快,体现童心童趣。
2.作品要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倡导“24个字”,体现未成年人讲道德、遵道德、守道德,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等内容。
3.鼓励创作描绘“中国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倡导勤俭节约,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尊老爱亲等文明规范的童谣作品。
4.作品可围绕传统文化内容、事件、节日等,反映中华传统文化和美德以及草原文化核心理念。
5.每位参赛作者参评作品限一篇,包括已刊发和未刊发的。
6.中学生征文体裁为散文或诗歌。
7.往届内蒙古自治区“童谣大赛”获奖童谣作品不再参加大赛。
8.本次征集范围仅限内蒙古自治区。
六、活动方法
(一)集体推荐。本次作品征集,在校学生创作的作品(童谣及其他),以学校为单位推荐,进行集体投稿。
(二)个人投稿。仅限童谣作品,仅限在校学生以外的作者。
(三)市文联负责报送2篇童谣视频作品,以儿童真人秀方式拍摄,并加配乐,每篇时长2分钟以内。视频格式要求:(1920*1080 50i)mp4。
(四)投稿方法。
每个作品要按照要求填写报名表(格式附后)。
1.网上投稿:
稿件投稿地址:tongyaodasai@sina.com。需注明蒙语(汉语)稿件。
2.邮寄方式投稿:
呼和浩特市回民区成吉思汗西街1号内蒙古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广播《开心点点》栏目组收邮编:010050。需在邮件显著位置需注明“蒙语(汉语)稿件”。
七、活动步骤
第一阶段:2016年6月,各学校(个人)组织参赛选手报名,筹备作品,组织投稿。
第二阶段:2016年7月25日,稿件收集。
第三阶段:2016年7月30月评审。
第四阶段:大赛成果推广活动。
八、奖项设置
评选优秀蒙汉语童谣作品100篇,蒙汉语各50首。评选优秀蒙汉语中学生征文40篇,一等奖2篇(蒙汉语各1篇),二等奖4篇(蒙汉语各2篇),三等奖6篇(蒙汉语各3篇),优秀奖28篇(蒙汉语各14篇)。所报送的视频作品将在《内蒙古文明网》上展播,并将制作成微视频产品通过手机终端进行展播。
九、其他
(一)所有投稿作品,均须为原创作品,严禁抄袭,文责自负。
(二)来稿不予退回,请自留底稿。
(三)参赛作品,即视为作者授权主办单位及其指定出版单位20年内可以在全国范围内以各种形式和文本出版、发行该作品,并拥有专有出版权。
附件:“德润草原·苏敦娜荷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
蒙汉语童谣大赛和中学生征文作品报送表
乌海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2016年6月23日
附件
“德润草原·苏敦娜荷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
蒙汉语童谣大赛和中学生征文作品报送表
作品 名称 | |||||
作者 姓名 | 作者 年龄 | 就读 年级 | |||
单位/学校 | 职务 年级 | ||||
创作 时间 | |||||
作品简要说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