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亩滩村地处海南区巴音陶亥镇西南角,临近黄河的优势使得该村土壤肥沃,成了种植水稻、小麦的好地方。去年,村里的水稻、小麦喜获丰收,可村民们怎么也高兴不起来。酒香也怕巷子深,没有销路愁坏了人。“我们一定要解决销路问题!坚决不能让村民受损失。”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段和平在村“两委”联席会议上斩钉截铁地说。这才有了文章开头年逾六旬老书记网上直播,为“米面”找买家的一幕。
老书记直播卖粮的故事还要从去年秋天说起……
“小麦收回去一个多月了,多会儿能卖上钱啊。”自打秋收以后,村民们就隔三差五来找段和平商量卖粮的事儿,眼巴巴盼着段和平能支个招。
原来,村里的水稻、小麦丰收后,粮贩子乘机压价,村民们陷入了两难境地。“不能让辛辛苦苦劳作一年的村民们做赔本的买卖!”段和平下定决心,一定要帮村民们把粮食卖出去,而且要卖上好价钱。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他与村“两委”成员反复商量,最终决定以万亩滩村经济合作社直接高价收购、加工、销售的方式,解决村民丰收不增收的问题。
为了打开销路,段和平在直播平台当起了万亩滩米面“代言人”和“推销员”。在段和平的带动下,村“两委”也发动亲戚朋友牵线搭桥、为产品拓展销售渠道。一时间,万亩滩米面成了供不应求的“畅销品”。
功夫不负有心人,短短两个月内,在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的努力下,15.42万斤小麦和13.96万斤水稻全部销售完毕,村集体收入突破20万元。当村民们收到一笔笔卖粮款时,个个喜笑颜开,都冲着段和平竖起了大拇指。
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的资金充足了,闲不下来的段和平又有了新想法。段和平提出,拿出村集体的部分收入,放到村内的文明团结超市,通过积分兑换的方式,鼓励全村人自觉遵守村规民约,移风易俗并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截至目前,全村200余人参与了文明团结超市商品兑换活动。
段和平带领村“两委”成员帮村民“卖粮”的故事正是万亩滩村党总支打造“党建+特色产业”工作模式的一个缩影。从2019年万亩滩村经济合作社成立至今,万亩滩村党总支充分发挥组织引领作用,依托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加强资源整合、做好产业规划。目前,“党建+特色产业”模式不仅让万亩滩村党总支焕发活力,也让村集体经济越办越红火。
说到以后的工作,段和平信心满满:“要让村民的腰包再鼓一点儿,让更多村民得到实惠。”